张謇与建筑
发布者:杨海红 发布日期:2022-10-28

喜欢建筑,这是张謇自我认定的两大爱好之一。始于小时候父亲要求他们兄弟读书力田,还要“对木石砖瓦,一一度其修短厚薄之尺寸而预计之”。张謇在《述训》中回忆道:“临时必使謇兄弟杂做小工, 而于砌墙每层将合时,尤令注意于需砖之度,相其修短厚薄,检以畀(bì)工。”所以对于土木建筑, 张謇有一些基本知识。张謇在他兴办的实业、教育、慈善、社会等事业中,都将大量精力投身于建筑的筹划、设计、施工中,以取得更好质量、更美效果和更实用价值。

1903 年,张謇在海门常乐的老宅西边,建了新宅——扶海垞。扶海垞四周都是田地,竹篱外饲养猪羊,河里养鱼养虾。树荫蔽天,菜畦比邻,是村庄的景象,也是一种乡愁中的宜居。张謇在南通的时间多, 只有春节、清明等节庆,才回常乐故里,享受几天田园乐趣。

从 1895 年,张謇在唐家闸地区开始设立大生纱厂起,多在南通居住,但没有固定住所。1915 年 6 月, 张謇在濠河南岸营造了自己的住宅,即濠南别业。由学生孙支夏仿慈禧太后的畅观楼所建。北京畅观楼两层,在设计濠南别业时则在底座多加了一层,又在第三层上加了一层暗楼,外面看上去像三层,其实却是四层。它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青砖墙面简洁大方,白色灰缝均匀美观,朱漆门窗宽敞明亮, 红砖砌成的拱形装饰,华丽优雅的柯林斯式柱子,无不体现了英式别墅的浪漫与典雅。同年,张謇举家由海门常乐迁入,当时通州师范学校校长江易园曾作一贺联:“有庇人广厦万间,最后乃营五亩;非举国蒸民饱食,先生何暇安居。”这栋建筑作为吸收西方建筑艺术的典范已成为南通的地标之一。


图片1.png

为了接待各方贵宾,张謇于 1922 年在南通城西建造了高级宾馆南通俱乐部

张謇曾说,一个人一生应该有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就是 70 岁后再次进入读书阶段。为了这第三个时期,张謇考虑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于是就在长江江畔的五山地区修建了别墅等建筑群。这些建筑有的傍山,有的临水。1916 年在狼山北麓他修建了林溪精舍, 山水环抱,林木相依。“精舍”二字原为佛家术语, “为精行者所居,故曰精舍。”林溪精舍在香炉峰下, 与观音禅院相邻,是狼山北麓园中的一幢别墅式建筑。张謇在《狼山观音院后记》中说:“复于院右扩地周垣,浚溪泞流,依岩就树,特筑精庐,以待善知识之长老居士,以维院于久久不坏。”张謇晚年自称居士,长在此流连忘返。门上贴有“啬庵居士习静之所”的字条, 以示其静修之心。张謇的许多文友相聚在这里以诗唱和,他自己以“林溪精舍”为题的诗作达数十首之多, 如《与梅郎至林溪精舍观所题前赠之小象》等。林溪精舍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可供张謇与家人前来避暑。张謇在西邻观音院内建三层殿阁“赵绘沈绣之楼”, 内放赵孟頫(fǔ)画、沈寿绣的观音像若干。

张謇在军山脚下建东奥山庄家庙,在山顶建南通气象台。在黄泥山北麓建靠江最近、风景最幽雅的西山村庐。在马鞍山南建思念翁同龢的虞楼,山上建“我马楼”,楼上有岑台,北观通城,南望江涛。

在“一城三镇”的构建中,五山对应着五公园。张謇在西濠河两岸构建东南西北中五座公园,清远楼、水西亭、与众堂、回碧楼等亭台楼阁遍布公园,其中戒旦堂是专供妇女游园集会休息的地方;千龄观是为张謇三哥张詧 70 岁生日时,邀请 100 多位 60 岁以上老人参加宴席所建。为了解决唐闸企业的工人业余生活,张謇在 1913 年建唐闸公园,是当时南通最大最早的公园。

张謇喜爱的“建筑”,还有南通博物苑(南馆、中馆、北馆)、江苏省议会大厦、南通商会、南通俱乐部等。


浏览人数

0513-59005965

zhangjianqyjxy@163.com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星城路268号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