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从磨砺出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22-10-28

游幕生涯

一场因张謇升学而引发的“ 冒籍风波”,耗尽了张家的财产。归籍之后,张謇决定走出海门及通州,到更远的地方去,凭自己的锦绣文 章谋一份薪酬偿还债务、回报家庭。同时,他的心里也有一个“ 诗与远方”的梦想。恰在此时,慧眼识才的通州知州孙云锦调任江宁发审局, 他再度伸出援手,聘请张謇担任发审局书记,也就是他的幕僚和助手。

同治十三年(1874),22 岁的张謇随孙云锦前往江宁,开始了自己的游幕生涯。按照传统观念,从科举步入仕途无疑是读书人最理想的出路,而获得军政名流的赏识,成为他们的幕僚,也是一份衣食无忧的职业,同时也为进一步发展打通了人脉。

到达省府江宁后,张謇眼界大开。他在治事之余,抓住机会访师交友。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钟山书院和惜阴书院,两个书院的院长李小湖和薛慰农都非常赏识张謇。通过孙云锦的介绍,张謇又向凤池书院院长、桐城派大师张廉卿学习古文法。这三位院长都是当时国内一流学者,张謇如饥似渴地向这些名师学习,学业又有了很大进展。张謇的才名开始在江宁传播,而他为孙云锦代拟的公函也引起军政界的关注,这其中就有淮军著名将领吴长庆。吴长庆当时统帅庆军驻扎在浦口,孙云锦引荐张謇结识了这位儒将。

吴长庆出身书香门第,幕府中云集了一大批学者名人。他与张謇认识之后,不久即亲往张謇避居的惜阴书院拜访,又盛情邀请张謇前往浦口军营小住。吴长庆在不少场合盛赞张謇的文章,渴望将这位才子延揽入幕。

令张謇感动的还有一件事。光绪元年(1875)二月,吴长庆给张謇写了一封信,提醒张謇去参加顺天乡试,并提出给予资助。三天后,吴长庆派人送来 100 两白银,可见是真心实意地帮助张謇。

光绪二年闰五月(1876 年 6、7 月)间,24 岁的张謇正式进入吴长庆幕府。吴长庆对张謇极为看重,给予每月俸银 20 两的优厚待遇,让他参与军中要务,起草重要公文。为了让张謇静心读书和办理文案, 吴长庆特地在军营旁构筑茅庐五间,对其关爱可见一斑。

张謇加入淮系庆军,是胸怀远大抱负的。他期望辅佐吴长庆成为 “高勋照图丹”的第二个曾国藩,在此过程中自己也能建功立业。同时,张謇也没有放弃科举之路。只是他这一阶段的考运不好,从 1876 年到 1880 年,在各次乡试中连连铩羽,连举人的名分都没有获得。以后由于随军调动,连续五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

1877 年 12 月,张謇具呈学官,正式改名为“ 謇”,字季直。这个名与字,加上晚年的自号“啬翁”,成为广为人知的名号。

赴朝那些事

光绪六年(1880)春,吴长庆升任浙江提督,奉命入京觐见光绪帝,张謇作为随行人员同赴京师。这是张謇初次走进帝都,除了结识了一大批名士外,对于京城这个盛大政治舞台的阵仗有了初步感受。光绪八年(1882)夏,朝鲜爆发了一场针对日本势力的“ 壬午兵变”。日本趁机派军舰进抵仁川,意欲染指朝鲜。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

当时署理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的张树声,倾向于对日本采取较为强硬的政策,于六月下旬邀请驻防登州的吴长庆到天津共商对策,张謇随行。为防止日本吞并朝鲜并进一步侵略中国,清政府决定派兵赴朝平定叛乱,由吴长庆担任主帅。

庆军七月三日出发,张謇在渡海的船上即写好了晓谕朝鲜的檄文。十二日,庆军兵锋直抵汉城(今首尔)。

在朝期间,张謇作为吴长庆最信任的幕僚,是这次行动的主要谋划者和参与者,他“ 理画前敌军事”,初步显示出在处置复杂局势时的沉着、镇定和不凡才能。

吴长庆曾这样评价张謇在朝鲜的表现:赴机敏决、运筹帷幄、折冲尊俎,其功自在野战攻城之上……张君在军中将近十年,淡于功利……况处置如此大事,举重若轻,何等识力器量!

在张謇的全面辅佐下,吴长庆率军迅速有效地平定动乱,圆满完 成了战略设想。这次任务的完成,在客观上推迟了中日战争的爆发,

为中朝两国赢得了十多年的宝贵和平发展期。

七月二十四日,吴长庆带着他麾下两位最出色的年轻人张謇和袁 世凯谒见朝鲜国王李熙。国王以隆重的礼节来对待,特地赠送张謇一 套三品官服。张謇后来将这套朝鲜官服送入自己创办的南通博物苑, 供陈列研究。

当时在吴长庆军中参与主持机要的,除了张謇外,还有薛福成、何嗣焜。吴帅论功行赏,要向朝廷专折保这三人为官。这三位名士坚辞不受,吴长庆后来瞒着张謇,直接寄了 1000 两白银到其家中,以酬谢他的功劳。

张謇随军驻守朝鲜期间,凭着直接参与机要的阅历和丰富的学识,写出了《壬午东征事略》《乘时规复流虬策》《朝鲜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时的冷静思考,也展露出他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才干。

《朝鲜善后六策》呈递到天津后,已经重回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职位上的李鸿章束之高阁,并“ 斥为多事”。此时,李鸿章的主和论调在政府中完全占优。虽然《朝鲜善后六策》未被采用,但文章却在京城流传,引起了慈禧太后注意,并获得一大批“清流”官员的赞赏。

说起张謇随军赴朝的这段经历,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袁世凯。袁世凯是出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富家子弟,他的长辈与吴长庆在镇压捻军的激战中订下生死之交。袁世凯因事被乡里所不容,于 1881 年带着数十人来投奔督办海防的吴长庆,希望能够得到破格提拔。

这个作风浮夸的“ 世侄”,给吴长庆的第一印象并不佳,吴长庆除了看在两家情谊的份上,留他在军营读书外,并没有给他任何名头。

吴长庆给袁世凯找了个老师来指导,这老师正是张謇。

袁世凯比张謇小六岁,但在学问这方面,当时做个学生都不够格。张謇给袁世凯出题目,写出来的文章,“ 不能成篇,謇既无从删改,而世凯亦颇以为苦”。

张謇认识到,袁世凯读书不怎么样,但办起事情来却井井有条。 张謇遂与他彻夜长谈,发现他不但胸有大志,且情商很高,是个能办事的干才。于是张謇找机会向吴长庆举荐袁世凯。

东征朝鲜时,袁世凯因张謇的推荐而执行前敌营务处事,由此崭露头角。三年当中,袁世凯“ 由食客而委员,由委员而营务处,由营务处而管带副营”,并被奖叙五品同知衔,可以说进入了升官的快车道。随着袁世凯身份的变化,他对张謇的称呼不断变化。他一开始执弟子礼,写信尊称张謇为“夫子大人”,后来改为一般的“老师”“先生”,再改为平起平坐的“某翁”,最后干脆喊张謇“老兄”。

“ 謇今昔犹是一人耳,而老师、先生、某翁、某兄之称,愈变愈奇, 不解其故。”张謇在给袁世凯的信中调侃道,“ 足下之官位愈高,则鄙人之称谓愈小矣。”

张謇真正与袁世凯绝交,绝不是因为对方轻慢自己,更多是出于对儒家正统道义的维护,对于袁世凯忘恩负义的种种举动无法容忍。

张树声、吴长庆调兵朝鲜,早已受到政见不同的李鸿章忌恨,平定“ 壬午兵变”后,吴长庆非但没有因功封赏,反而被削弱兵权调回国内。吴帅奉命归国后,留袁世凯代管庆军驻朝三营。袁世凯看准风向, 两个月后即背叛吴长庆,转投李鸿章,同时以北洋钦差大臣自居,在 朝鲜为所欲为。

张謇决定与袁世凯彻底绝交,光绪十年(1884)五月,他联合当时同在庆军幕府的三哥张詧,还有江苏老乡朱铭盘,写下一篇数千字的 “与袁世凯绝交书”,即《偕朱曼君、张詧与袁世凯函》。

在这封长信中,张謇严厉地列出了袁世凯的“ 十三宗罪”,通篇都是辛辣的讽刺。此信发出后,张謇与袁世凯正式断交,此后不通音讯长达二十年。

张謇是第一个发现并推荐袁世凯的人,也是第一个从道德人品的角度批评他并与之决裂的人。这两个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曾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从此却在不同的维度里书写历史,直到立宪运动中才重新有了交集。

十年磨一剑

光绪十年(1884)七月二十一日,32 岁的张謇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园——海门常乐镇。至此,他外出游幕的生涯已达十年。而此时距他下一次令全国为之瞩目的高光时刻,也就是大魁天下的那一年,还将有十年的等待。

张謇回归家乡后的这十年,并不是消极的归隐,相反,他逐步从后场走向前台,从读书转向实践,为将来的一番大事业做好了充分准备。

此时,张謇的名声经过朝鲜这场实战已经不胫而走。朝鲜参判金允植赞许张謇:“当今用人之时,如吾先生之才,谁不欲以礼致之?”还在朝鲜时,该国君臣知道吴帅平乱之策出于张謇,就恳求他以宾师身份常驻朝鲜,当王室的国策顾问,被张謇辞谢。

张謇归国后,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求贤若渴,托人邀请他入幕。北洋大臣李鸿章虽与张謇政见不同,但也欣赏其才能和为人,希望能 罗致帐下。张謇对这两位举足轻重的名公之邀,都婉言谢绝。于是, 当时社会上就传有张謇“南不拜张,北不拜李”之说。

张謇辞聘,有政见、气节等多方面因素,但主要的是,他希望凭科举“ 正途”来博取功名。回乡之后,可潜下心来“ 复读”,重新回到科举考试的轨道上。

光绪十一年(1885)五六月间,也就是张謇回乡的第二年,他由上海乘游轮北上,赴京参加顺天乡试。大家还记得,乡试对于张謇是道不大不小的坎儿,他之前在这一关止步多次。

乡试应该去省城考才是,1885 年这一场,江苏考生张謇为何能去京城参加“ 异地高考”?只因当年将张謇带到省城江宁的孙云锦,此时正担任江宁知府,张謇是他的门生,依例应当回避,不能在江宁参加乡试。这年九月,转战京城的张謇高中顺天乡试第二名,终于取得举人身份,并因为南方人在北方霸榜而广受关注。

下一步,张謇面临的是礼部的会试,也就是登上科举之塔的最高层。张謇在家乡备考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空洞教条的八股制艺越来越意兴阑珊。这一阶段,张謇已经在尝试转型,他利用之前十年获得的阅历和名士身份,开始在家乡大兴农桑、发展教育、推动慈善。张謇后来倡导“ 地方自治”,包括实业、教育、慈善三个方面,这在他高中状元之前的乡居岁月里已构建了雏形。

张謇发现,海门一带土壤适合种桑树,一江之隔的上海就是生丝 的出口商埠,于是他想方设法劝民植桑,推动本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针对农民养蚕销售赋税过重的情形,张謇在光绪十八年(1892)呈请两江总督刘坤一“ 免丝捐十年,以兴蚕利”,几经波折后获得批准。张謇通过实地考察,认识到通海一带盛产棉花,纺织产业更有前景, 他与通州最大的布商恒记布庄老板沈敬夫结交,请求政府减少花布税收。沈敬夫后来在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艰难历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张謇这一阶段先后受聘主持了赣榆的选青书院和崇明的瀛洲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可造之才。在瀛洲书院,他教出了两个得意弟子—— 安徽学生江谦和江导岷,这两位后来都成为他事业发展的得力干将。张謇后来总结自己办实业的成果,认为“ 赖于不绝贤人助阵,功归一兄一友两弟子”。“一兄”即三兄张詧,“一友”即沈敬夫,“两弟子”即江谦和江导岷。

浏览人数

0513-59005965

zhangjianqyjxy@163.com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星城路268号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