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的工作方法④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22-10-28

(四)

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率先垂范。张謇以这样的做法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忍辱蒙讥,亲力亲为迈出创业第一步。创办纱厂,张謇遇到了许多困难,而筹集资金是他在创业阶段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是最能体现张謇“强毅力行”创业精神的地方。

张謇集资刚起步便遭遇坎坷。上海人听说为南通大生纱厂集资不是微笑不答就是掩耳而走;南通人风气不开,不知工厂为何物,甚至讥讽相对。清政府的张之洞、刘坤一对于张謇的求援一再推诿。但是,张謇意志坚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做十分努力。

在张謇的努力下,1899年5月23日,南通大生正式开车纺纱了。但是由于开工前的各项紧急开支,纱厂资金周转困难。张謇“留沪两月,百计俱穷,函电告急于股东者七次”无一回答。无奈之下,张謇靠挂牌卖字维持生计。而后,在沈敬夫的建议下,张謇返回纱厂背水一战,厂内有多少棉花纺多少棉纱,卖多少棉纱收购多少棉花。机遇永远只留给有毅力,能坚持的人。张謇抓住1899年夏秋机纱价格上涨的机遇,夯实了大生纱厂的根基。

微信图片_20220620110152.jpg

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  1921年夏秋一场特大季风暴雨,对黄海海滩的盐垦公司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张謇“急进务广”决策失误,造成投资面分散,许多企业尤其是盐垦公司工程设施薄弱。大生公司转入逆境后,部分股东对管理层不满,要求公布公司账目。张謇亲自解释,并建立纱厂查账委员会,邀请股东代表参与查账,以平息股东内部猜疑风波。面对严峻的形势,张謇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主动承担责任,团结股东、管理层,稳定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企业“人财物”管理、减少非必要投资、“增股”“售地”等途径,积极应对危机。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926年,张謇已是古稀之年,创办30年的大生企业被人接管。73岁的张謇没有安度晚年,而是继续为南通领航。8月1日,张謇前往长江边勘察防洪堤岸建设,尽管前一天已经感到身体不适,还是在早晨6点赶到姚港江边,在烈日暴晒下工作了一天。第二天张謇即病倒,并且再也没有起床。

张謇是一个一生“强毅力行”“率先垂范”的创业者、开拓者。他是南通人的先贤和楷模,他的精神无论在什么时期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普通员工要学习他的坚毅和创业精神,中层干部要学习他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

(供稿:柏鸣)

浏览人数

0513-59005965

zhangjianqyjxy@163.com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星城路268号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