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档案形成看大生纱厂的管理水平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23-12-07

1899年8月23日,地亚士洋行出具的大生纱厂购买灭火器、飞锭款的收条,原件藏南通市档案馆。 

 

大生初期档案形成之后,随着大生沪所办公场所的变更而不断搬迁,档案始终没有散失。大生纱厂创办初期能够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档案管理这一个斑,也可以窥其全貌。

 

档案是人类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并有意保存、用于备查的历史记录。由于档案是在人类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这样的原始性特征,使得它具备凭证价值。“历史记录和历史凭证乃是档案最本质的作用。”档案被有意识地保管,首要目的是通过有证据作用的档案,维护自身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说,档案管理是整体管理的一个有机部分,也是其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

 

作为大生纱厂创办人的张謇,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对于企业的走向有决定性的作用。张謇是一位有较强档案意识的有识之士,多年的幕僚生涯使得张謇通晓官府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规范,从而运用到大生纱厂管理中。张謇1897年起草,并于1899年定稿的大生纱厂《厂约》,是体现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经营管理思想的经典之作。《厂约》规定银钱账目董事负责文书和档案管理:“入储卖纱之款,出供买花之款,备给工料,备支杂务,筹调汇画,稽查报单,考核用度,管理股票、公文、函牍,接应宾客,银钱帐目董事之事也。”大生纱厂从筹备之始就注重档案的积累和保存。

 

大生纱厂的档案管理,其实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完整系统的档案,能有效避免经营活动中的纠纷和损失,这在大生纱厂创办初期就有案例。大生纱厂开车之时,最大的投资是来自官府,折价为25万两的纺纱机器。官机由于长期在黄浦江滩存放,不免锈蚀。大生纱厂所分的官机运到南通,安装调试之后发现有缺损。经过与原始购机合同相对照,1899年10月19日,张謇在给刘坤一的信函中认为:“似此项分领之机,因锈损而缺,非原单所缺。”

 

根据1897年8月16日江宁商务局与张謇、盛宣怀签订的《官商合同》,张謇与盛宣怀分别领取官机,各自在通州和上海建立纺纱厂。对于官机部件的缺失和损毁处理,《官商合同》这样规定的:

 

全厂机器所须备用各零件,瑞记洋行原订合同载明,一律配足六个月,应由厂预先派人照单细查。如果查有机器锈坏,或零件短少,全由官向该洋行清理,照数修补齐全。倘六个月内因机器锈坏未修、零件缺少未补,以致停工,则停工之日,厂中所有各费由官责成瑞记赔认。

 

合同明确大生纱厂在查明官机部件缺失和损毁情况后,向官府汇报,再由官府跟供应商瑞记洋行交涉,瑞记洋行负责备齐和修补。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在于按照原始采购合同的清单与实物核对。通过翔实的原始档案,大生纱厂维护了自身权益,避免了无谓的损失。

 

从现存的大生档案来看,大生纱厂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现为对文件材料的全过程管控。对于文件的形成,特别是合同的拟订,张謇非常注重内容的把控。张謇认为:“既是买卖,应订契约。一切交涉事例,载明约内”。1906年,张謇曾在上海聘请英籍律师哈华托担任大生纱厂、大达轮埠公司、江浙渔业公司等6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哈华托是沪上著名的律师,很早就在上海滩开展业务,1872年《北华捷报》行名录里就有他的名字。顾问事项包括“商量事件、备办事件、陪从议事及写信案牍”,费用为每家公司120两,可见张謇通过法律顾问对合同进行把关。荣德生的回忆也证明这一点:“我国工商界深明法理者不多,忆民国三年与蔡兼三至京,同见张部长(张謇),谈次,谓吾国商人多不研究法律,故与外商订立契约往往吃亏,遇到交涉时,自己立场亦多不合,以后商会应对此注意,倡导研究。”

 

除了对文件材料的内容把关外,大生纱厂还注重档案收集的齐全。相对完整的档案能够反映事物的全貌,也能确保自身利益的整体维护。从现存的大生初期档案看,会计档案事无巨细地反映了大生纱厂的经营活动,特别是融资情况,还记录了大生沪所自身的管理活动,包括员工的工资、福利、办公费用,此外张謇在上海活动的相关经费的记录,也补充了不少其他史料不可能有的细节。就文书档案而言,大生纱厂的收发文都采取双套制,发文留有底稿,收文誊抄备份,有效避免原件在使用过程中缺失带来的困惑。

 

难能可贵的是,大生纱厂的档案管理保持着一贯的严谨。大生初期档案形成之后,随着大生沪所办公场所的变更而不断搬迁,历经广丰洋行、天主堂街的春裕成、裕源批发所、印书公会、通海花业公所、协兴公皮货行、南太平码头、小东门外、法租界外滩12号、南通大厦、南京路保安坊等多处,档案始终没有散失。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标杆。大生纱厂创办初期能够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档案管理这一个斑,也可以窥其全貌。

浏览人数

0513-59005965

zhangjianqyjxy@163.com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星城路268号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