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风景,一岁一芳华,又是一年张謇马拉松。5月18日,一群謇马追随者、张謇精神的践行者再次出发。不同的路线,不同的主题,不一样的风景和感受,不变的是火一般的热情,还有深深的张謇情结。
01主题:博求万物,尊闻行知
2024张謇马拉松恰逢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求万物,尊闻行知”,出自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博求万物之理,以尊闻而行知”,我们要探究万事万物的规律,就应重视听闻之言,践行所知之事。实践出真知,要知行合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博物馆是展示这个城市历史变迁、名人风采、文化底蕴的平台。如果你去一座城市,要了解她的人文历史,通常是从博物馆开始的。
张謇马拉松和国际博物馆日是偶遇,也是恰到好处的安排,因为南通的博物馆大多有张謇元素。
1905年张謇先生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的百年历程见证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起步与蓬勃发展,也见证了南通百年沧桑巨变。
南通不仅是博物馆事业的肇始地,也是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祥地,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这里备案的博物馆就有三十多家,故南通还有文博之乡之称。
02路线:寻张謇元素,学张謇精神
本次张謇马拉松线路:从南通博物苑出发,经南通纺织博物馆、南通师范专科学校、中华慈善博物馆、张謇企业家学院、南通气象博物馆、啬园,至海门张謇大道,终点是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全程约43公里。所经这地都与博物馆和张謇有关。
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前身是张謇1902年创立的通州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是中国师范教育的三大源头之一,张謇先生的教育理念是:“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这样理念在当时具体前瞻性和家国情怀,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中华慈善博物馆建在张謇所办大生八厂原址,张謇是实业家、政治家还是一位慈善家,张謇做慈善不是简单的捐钱捐物,而是建立慈善体系,他创办育婴堂,专门收养弃婴和家境赤贫无力抚养者;创办养老院收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还创办盲哑学校、残废院等。尤为可贵的是在慈善事业遇到资金困难时,他靠卖字鬻(yu)物等来谋取经费,维持慈善公益事业。
张謇企业家学院2021年才成立,是张謇企业家精神研究和传播基地,也是企业家的精神家园。作为第一期财务班的学员,在学院里更好地走近、了解、学习张謇,尤其是他的伟大精神:“爱国情怀、开放胸襟、创新精神、诚信品格、社会责任”。
啬园是张謇先生长眠的地方,张謇号啬庵,晚年自号啬翁,他曾富甲一方,张謇的 “啬”显然不是吝啬,而是节俭。他说过:“用钱须视该用或为大众用者,虽千万不足惜。自用者,消耗者虽一文也须考虑,也须节省。”他始终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衣服、袜子总是补了又补,也要求家人勤俭持家。
对于张謇,真的是走得越近、了解越多,对他越敬抑,无论是学识、人品还是贡献,他是儒学思想传承者,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03传承:以奔跑之姿,践行张謇精神
1899年5月23日,张謇创办的大生钞厂开工投产,为极弱极贫的中国点燃了希望之火。
如今,5月23日已成了“南通企业家日”,张謇马拉松每年选择在5月中下旬举办,旨在传承、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虽然这个时候已非常炎热,后程高温烈日下非常辛苦,但大家依然积极参与。
从张謇创办大生钞厂、兴办教育、建立慈善体系,到南通迈进“万亿俱乐部”、成为教育之乡、体育之乡;从南通博物苑到江海博物馆;从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到张謇企业家学院;张謇是伟大的先行者、探索者,而一代代南通人是传承者、践行者。
习总书记称张謇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总书记也曾说过:“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奔跑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以奔跑之姿,践行张謇精神,是张謇马拉松的信念。每次的謇马都有起点和终点,而张謇精神的传承和践行将不会停止。
海门常乐是张謇的出生地,啬园是张謇长眠之所,啬园是他生命的终点,而他的精神将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后记
今年张謇马拉松之前事情比较多,非常疲惫,老婆劝我放弃,但我还是决定参加,因为除了张謇情结,还有兄弟的感情。连续多年参与,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