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资讯
时政要闻
财经新闻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教育培训
企业家精神培塑
"专精特新ZJTX"系列高级研修班
学员天地
学员天地
走近张謇
张謇简介
张謇年谱
张謇故事
张謇睿语
研究概述
云课堂
云课堂
应急管理分院
思客智库
智者说
思客会
分院
江苏省生态文明学院
财税金融分院
应急管理分院
乡村振兴分院
首页
新闻资讯
财经新闻
财政部最新发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日期:2024-02-01
导读
:财政部公布2023年财政数据,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支出27.46万亿元,增长5.4%。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2023年全国财政数据“出炉”。
2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等人在会上介绍了去年主要财政数据,并回答记者提问。
收入恢复性增长,不存在支出收缩
王东伟介绍,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3年达到27.46万亿元,增长5.4%。
他表示,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加上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拉低基数等因素影响,2023年财政收入呈现出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持续加力,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从收入端来看,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及增速略微低于2023年年初预期指标(预计增长6.7%),但相差较小,基本完成预期收入。从支出端来看,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也略低于预期值(5.6%)。总体看,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基本完成全年预算目标,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预算报告等,整理了31个省份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31省份均实现收入增长,其中最高的两个省份分别是西藏(31.7%)和吉林(26.3%),增速垫底的是山西(0.7%)。当然这也跟2022年基数有关,比如吉林2022年收入大幅下滑,而山西增速高。
王东伟表示,就地方来看,去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6.7%、6.9%、10.7%和12%。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东部和中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速偏慢,主因经济不确定因素和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叠加。
针对记者去年前几个月财政支出有所收缩等的提问,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在会上回应称,不存在财政支出收缩。
李先忠表示,去年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8%,应该说是力度大,进度快。6、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小幅下降,主要是2022年同期存在一次性的大额支出,抬高了基数,使去年6、7月份增幅有所回落,这是在预期之内的,不存在财政支出收缩的情况。
“从去年全年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了2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支出规模再创新高,应该说有效发挥了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对经济恢复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先忠说。
那么2024年财政收支形势如何?
王东伟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财政收入看,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将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财政收入将会继续恢复性增长。从财政支出看,将继续保持必要强度,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将保持一定规模。
根据各省预算报告等,第一财经记者整理的30个省份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速,除了西藏之外,29个省份收入均预计增长,增速多集中在3%至6%之间。与2023年各省实际收入增速相比,出于经济增长承压、基数、结构性减税降费等因素考虑,28个省份下调了收入预期增速。
财政适度加力
中央要求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在经济增长承压下,市场比较关注今年财政如何适度加力。
王东伟在会上解释,所谓适度加力,主要是四点:一是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释放积极的信号;二是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三是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四是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
此前财政部明确,为满足各方面支出需求,除财政自身收入外,2024年还安排一定规模的赤字,并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其他政府预算调入一部分资金,确保财政支出总规模有所增加,更好发挥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循环的作用,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
“今年将用好相关国债资金,继续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等,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王东伟说。
李先忠介绍,2023年12月,财政部依法履行审批程序后,已经向各地提前下达了部分2024年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今年1月以来,部分省份已经发行了地方政府债券,一季度地方发债计划规模超1.6万亿元。一些地方也披露了获得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4年新增债务额度,比如发债规模最大的省份广东是3449亿元,这高于它2023年获得的提前批额度(3189亿元)。
在减税降费方面,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在会上介绍,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中,新增的减税降费大约是1.57万亿元,办理的留抵退税大约是6500亿元。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中小微企业受益明显。
“2024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强化政策供给,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王建凡说。
养老金能足额发放
针对记者养老金能否足额发放及可持续问题,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司长侯俊明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接近6万亿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能够保证的。
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主要体现在财政不断加大补助力度,中国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及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侯俊明表示,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约1万亿元,重点向基金收支困难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倾斜。2023年全国养老统筹调剂资金规模达到2716亿元,有效解决了地区间养老负担和基金结余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侯俊明称,今年财政部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深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管好守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健全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浏览
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