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南通,天高云淡,静静矗立在南通这片承载历史与创新的土地上的张謇企业家学院,如一座灯塔,照亮着一批批怀揣梦想的学员前行的道路。近日,江苏省国信集团第九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此圆满落幕,50余名来自能源、金融、战略投资等领域的青年骨干,在这里完成了从“业务能手”到“复合型管理者”的蜕变。
张謇企业家学院以“学员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了“双导师+数字化”服务生态,从课前细致准备到课后持续跟踪,为学员提供无微不至的支持与陪伴。本次培训采用全封闭模式,设置理论课堂、实地调研、主题研讨、沙盘推演等教学环节,有效提升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本领。培训期间,学员们结合学习收获,围绕集团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形成了企业家精神、能源转型创新、金融能源融合和战新投资发展等四篇课题报告,展现了深厚的思考与扎实的实践。这场培训不仅因内容务实、跨界创新受到学员们的好评,更因张謇企业家学院“以学员为中心”的精细化服务、沉浸式文化浸润,成为国企人才培养的标杆案例。
张謇企业家学院打破传统培训模式,以“问题导向+跨界研讨”为核心,推动学员从单一视角向全局思维转变。课题设计直击行业痛点,激发业务交叉创新火花,实景教学则强化了学员的使命担当,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家族信托部业务员宋绪磊在结束培训之后感受到更多的责任。“在张謇企业家学院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张謇企业家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将个人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成就了“大我”与“小我”的统一。同时,本次张謇企业家学院课程的设置让我感受到其紧密结合了国信集团‘双轮驱动’的特点,既关注金融板块,又兼顾能源板块。在分组研讨中,我参与了关于集团产融结合的课题研究,不仅突破了自身在信托工作中的局限,也加深了对集团能源业务的理解,体会到金融与能源协同发展的全局意义。这种跨领域的学习体验让我开阔了视野,强化了服务大局的意识,对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江苏国信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副总经理周梦云,则对培训课程设计的系统性与实践性赞不绝口:“四个阶段的安排既注重政治能力的提升,又紧扣企业战略与精神传承,并通过现场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我而言,第一阶段的党性修养课程印象尤为深刻。一周的沉浸式学习,让我重新审视信仰的内涵,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也提醒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理论指导实践。《一个人一座城》课程则让我对张謇先生‘办一县事要有一省之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之眼光’的格局有了深刻理解。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智慧启示我,在工作中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抬头看天,既注重细节执行,也要把握大局方向。在现场教学中,参访宝钢让我直观看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技术对生产线的效率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整体的课程安排对我的启发意义很大。”
张謇企业家学院将张謇企业家精神融入课程设计,引导学员从历史中汲取现代管理智慧,引发了更多学员的深思。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主任、发电党支部书记强均感慨道,“《一个人一座城》让我重新认识了南通这座‘中国近代第一城’,并深刻感悟到张謇先生‘人患无志,患不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耳’的精神内核。《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则让我厘清了国企改革的逻辑脉络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联系,而《严监管环境下国有企业产融协同》更让我学会在‘以融促产、产融双兴’的格局中寻求风险与发展的平衡。张謇先生‘士负国家之责’的精神正是能源国企的使命写照,‘言忠信,行笃敬’的准则更是我们立足安全生产与合规经营的基石。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增强了领导力与责任感,也在项目投融资、风险控制和前沿技术的学习中拓展了视野,提升了全局思维,为今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力量。”
初秋的风轻轻拂过,张謇企业家学院的楼宇间回荡着学员们的讨论声与笑声。当50余名青年骨干带着“全局思维、跨界能力、责任担当”重返岗位,他们不仅是个体岗位的突破者,更将成为推动企业、产业向一流迈进的火种。
张謇企业家学院立足新时代发展需求,愿与各央国企开展深度战略合作,聚焦企业经营发展关键环节与战略规划核心目标,联合研发适配时代需求的精品课程与定制化深度研学项目。通过体系化知识赋能与实战化人才培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支撑,助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若您需进一步了解长班培训合作方向、课程体系及后续动态,可联系徐老师13776910128,咨询相关事宜。
张謇企业家学院诚邀您携手共进,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合作共赢未来,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