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非现场执法工作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肯定
发布日期:2025-06-25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中刊发了南通非现场执法工作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这是《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中为数不多的执法领域经验分享,体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南通以数智化为支撑,以非现场为手段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的认可。

近年来,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工作要求,在全省率先推行非现场监管实践,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以高水准执法质效支撑高质量发展。

强化五全建设,夯实数据基础

创新性提出自动监测监控“五全建设”要求,即自动监测设备全检定(或校准)、设施全验收、异常全标记、质控全流程、数据全联网。通过“五全建设”,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开展非现场执法提供数据基础。建设南通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平台,将排污单位末端自动监测、企业用电监控、各大气环境监测标准站、网格化大气微站、水质监测站、走航、无人机飞航监测等数据接入平台中,基本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监测网络。

强化科技应用,促进执法提档

常态化开展以无人机、走航车等设备为主要手段的环境质量巡查与污染源巡查新模式,用科技手段在不打扰企业的情况下完成对企业巡查,精准定位问题企业,提高执法效率和环境问题发现率。在科技赋能下,生态环境局借助无人机库发现并查处的养殖户非法设置排污口案件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简报》进行推广;利用走航监测设备对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超标进行处罚,办理全省第一起将走航监测数据直接用于处罚的案件,开创了环境监测与执法监督相融合的新方式。

强化助企优商,落实无事不扰

对排污单位开展常态化巡查提醒,针对自动监控数据短时异常、排污许可即将超期等问题,向企业发送远程提醒,企业通过“环保脸谱”签收进行自查自纠,使企业从“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转变。在全市域范围内全面推行执法任务工单制管理,除突发环境应急事故、上级交办的紧急任务等情况外,生态环境执法任务以电子工单形式提前派发,2024年工单制执法占比达到96.2%,2025年截至目前达到99.2%。工单制的执法方式,从源头上防止对企业的随意执法,真正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的有案必查。

下一步,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部、省最新工作要求,以更务实作风、更有力举措,全力实现非现场监管执法“强维度、提准度、保温度”。同时,全面开展“守好数据质量底线、提升线索质量高线、划好案件质量标线”三个质量提升行动,切实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贡献南通力量。

浏览人数

0513-81006106

zhangjianqyjxy@163.com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星城路166号

226000

© 2022 张謇企业家学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6513号

苏公网安备32060202001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