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市减灾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气象局召开全市基层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现场观摩暨座谈会,全面总结推广试点成果,进一步增强全市基层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质效。

灾害性天气关系民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市聚焦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重点,在健全联合应对机制、规范应对流程上持续发力。过去一年,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严格落实“4+12+N”灾害风险会商机制,累计应对各类灾害性天气过程30余次,发布工作提示单近200份。针对重点时段和重要天气过程,应急部门与气象部门滚动会商研判,调度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指导落实针对性防御措施。市减灾办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明确“叫应”责任主体,规范“叫应”工作规则,强化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衔接,确保预警信号20分钟内直达基层责任人,抢占临灾防范应对先机。

省应急管理厅防汛防旱处一级调研员盛家宝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南通围绕基层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所做的探索和实践,认为试点工作组织有力有序,推动发展全面高效。他希望,南通试点县(市、区)能扎实做好实战检验、复盘总结、优化提升,继续为省厅相关工作应用、拓展、深化提供参考;非试点县(市、区)能结合自身实际,立即编制方案,尽快部署落实,确保“县级负责、乡镇主体、村组落实”的基层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责任体系和工作体系建立全面跟上。

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惠萍镇东兴镇村。市气象台介绍了我市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情况。启东、海安、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围绕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分享经验做法,其他板块作交流发言。